倦就一个字
倦就一个字
一个月前,郑州电视台政法频道记者刘建在自己的微博中说:“我的亚健康状态很厉害!”不过一个星期,28岁的他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离世。无论你承认与否,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现代职场人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,“亚健康”人不在少数,只是很多人还蒙在鼓里罢了。据了解,“亚健康”人群基本有个共同的感受,那就是时常感觉疲倦。虽然“倦”就一个字,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却有两层意思:一是疲乏,二是厌烦,懈怠。那么工作中的你到底是哪种“倦”呢?
有人开玩笑说,对现代职场人来说,能够平安老去,已经是一个很奢侈的愿望了。好吧,为了让我们平安老去,从现在开始,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疲倦,并好好剖析一下自己的“倦”因,远离它,摒弃它,然后,拥抱健康与快乐!
A
一不小心中了倦怠毒
虽然端午节只不过是在正常的周末基础上加一天,但对成天忙碌的春霞来说,能够连续三天听不到孩子们的嘈杂声,已经很奢侈了。春霞在分到这所小学之前,其实挺喜欢孩子的,包括现在,如果面对的是几个而不是一群孩子的话,她也还是开心的。可是自从当上一年级班主任后,除了每天正常教课外,还要应付家长来访、处理同学之间矛盾、领着孩子们吃午饭……等等琐事,使她每天下班后都感到精疲力尽,“五六十个孩子一起说话,分贝太高了,说个事儿得扯着嗓子喊。再加上忙得喝不上水,嗓子干得冒烟,每天回来声音基本都是嘶哑的。下班后跟谁也不愿意多说话,只想一头栽床上。”春霞说,虽然做个无私的“蜡烛”一直是自己的追求和梦想,可每天的每天都在重复这一件事情,看不到成就,也听不到理解,参加工作三年来,觉得自己身心俱疲。从去年开始,她就感觉自己患了“周末渴盼症”,从周一就开始盼周末。
比起春霞一成不变的工作,在某公司做推销工作的小柯,可以说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变数。进入公司四年多的时间里,小柯几乎每天都在紧绷一根弦:上司布置的任务能不能按期完成,搭档能不能采取自己的建议,对客户有没有说错什么话……小心谨慎的努力也的确为小柯带来了收益,今年初,他被提拔为业务经理,手下带了五个兵。上要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,下要对兵们做好管理。虽然薪金有所增长,但压力的加大也让小柯很头疼,每个季度末的工作调度会更是成了他的“黎明前的黑暗”。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了厌倦情绪,有时都盼着自己能生个小病什么的,哪怕逃避几天呢,心里也觉得是个放松。每天都是任务啊、业绩啊、沟通啊之类的,整个人全交给了公司,一点儿个人空间都没有。现在变得情绪很坏,稍不如意便会大发雷霆,弄得老婆孩子都不敢靠近我,发完火又觉得特内疚。”说到此,小柯感觉很沮丧。
B
别把疲倦不当回事
一向很活跃的某事业单位职工晓勤前段时间感觉特别疲劳,稍一活动便会心跳气喘,眼冒金星,成天觉得累。其实相比其他科室,晓勤所从事的财务工作还不算特别忙,也就是月初忙那几天,而且还有个助手为他帮忙。但晓勤还是觉得倦怠,乏力,头晕头痛,在办公室里能躺着绝不坐着,能坐着绝不站着。“自己也觉得不合适,可就是乏,一点精神都提不起来。难不成我也患上了职业疲劳症?”晓勤很无奈。
助手小丁的母亲是个大夫,受母亲的潜移默化,小丁对医学也稍有研究。经过仔细观察,小丁否认了晓勤职业疲劳症的说法,力劝晓勤去医院做个检查。经不住小丁的极力规劝,晓勤于一周前到医院查了一下,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患上了急性乙肝。晓勤心有余悸地说:“幸亏发现早,如果治疗不及时转成慢性乙肝就麻烦了。所以奉劝和我一样的上班族,如果你突然有乏力、厌食、情绪起伏较大等变化,一定要早去医院做个检查,别让精神倦怠影响了身体。”
负责平面设计工作的青子前段时间也有过和晓勤一样的感受。因为工作压力较大,大脑每天都处于长时间的紧绷状态,除此,因为长时间盯着电脑,双眼、颈椎、腰椎都疼痛不已,再加上晚上的失眠,青子常常有种崩溃的感觉,“累”字成了她的口头语。在去医院检查无果的情况下,青子决定“自救”。在同事的推荐下,她从网上为自己购买了一年的瑜伽健身卡,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时间进行瑜伽锻炼,同时,不管多忙都给自己留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散步时间。两个月之后,青子觉得收获颇大,瑜伽健身不仅柔韧了身体,在冥想阶段还可以让自己抛却杂念、放松大脑。在半个小时的有氧户外散步时间,清凉的夏日晚风拂起飘逸的长发,伴着路边树叶哗啦啦的歌声,青子的心情格外放松,常常捕捉到意想不到的设计灵感。青子开心地说:“经过了才明白,每天给自己疲倦的心灵放个小假是多么有必要。”
泰安市安然心理咨询研究中心
资深心理咨询师贾宏点评:
作为高度进化的生命,疲倦是人机敏的预警装置。工作中,一时的轻度疲倦是在说“该歇歇了”,长期的中度疲倦似在提示“你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需要调整了”,急性的高强度疲倦在喊"你要生病啦”!
刘建没有听懂疲倦的善意忠告,结果失去了年轻的生命;晓勤在小丁的及时提醒下,把握了这个重要信息,从而规避了重病的危险;青子呢,不但完全领会了疲倦的好意,还把它当成了一次改善生命质量的契机,张弛有度的生活和工作节律性让她收获了健康,工作能力还得到了提高。
故事中的春霞,在她的心理世界里面,只能近距离地看见个体,而无法远距离地眺望集体,所以“如果面对的是几个而不是一群孩子的话,她也还是开心的”,“五六十个孩子一起说话,分贝太高了,说个事儿得扯着嗓子喊”,她缺乏把一群人概括抽象为整体的心理组织能力,自我就被五六十个人彻底淹没了,只能靠扯着嗓子喊来拯救在心理漩涡中的自己。这就象一个乐队的指挥,只能听到大提琴•钢琴等的声音,而无法听到各类乐器所奏出的一致的旋律和节奏,那么这个指挥肯定听到的是乱糟糟的刺耳的噪音,就不能有效地驾驭这个乐队,后来干脆把指挥棒扔掉,自己唱起来了,如此她必然就是身心疲惫的。在长期的成长过程里面,她的潜意识是知道自己的这个问题的,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为了完成一个自我预言,成为那个流泪的蜡烛,从她的抱怨里面我们可以依稀听得出一个受难者的道德优越感。
小可的内心有个自卑的自己,为了遮挡就战战兢兢地用业绩构筑了一个假的自己,由于恐惧假的自己造得比较大,引起了重视,却更害怕露出自卑来,于是只能把假的自己造得更大,这样的循环不止让人心力交瘁。
一个自爱的人才能真正爱别人和工作,自尊的人才能尊重别人和工作,爱和尊重可以减轻压力,理解自我是通向自尊自爱的捷径
|